周末情緒徹底爆了 央媽又來利好 不光救股市 還有更大目的?

時間:2024年09月30日 07:15:51 中財網
[01導讀]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下一頁

 3  央行不光救股市,還有更大的目的

  
  上周,在一堆利好的情況下,股市大漲。

  很多人都把原因歸結到上面有心救市,特別是央行專門給股市弄了兩個“結構性”貨幣工具,似乎向市場明牌:
  券商、保險、基金(下文統(tǒng)稱“非銀機構”)和上市公司,你們只管上,讓股票漲,錢咱管夠。

  可是,仔細研究過這兩個工具之后,我卻覺著央行想要達到的目的根本沒有那么簡單。

  恐怕,這次救股市只是“表”,防金融風險為以后鋪好路,才是“里”。

  
  不可否認,這兩個工具會拉升股價,這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救股市之“表”。

  道理也很簡單,“支持回購、增持股票的‘專項再貸款”,相當于非銀機構可以名正言順地向央行借錢去買股票。

  而“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相當于非銀機構可以將手里的啤酒瓶(股票等)換成央行手里的雪糕(國債等),變相地給非銀機構手里的股票“抬高了身價”。

  如此一來,整個股市的流動性好了,股票的估值自然水漲船高,股價上漲。

  可是各位有沒有想過,我們是不是都被其中救股市的內容吸引,卻忽略了追問兩個關鍵問題:
  其一,僅僅是因為股價跌了很多,央行為了救股市而專門設計的兩個新工具,沒有其他目的嗎?

  其二,這兩個新工具設計的內核,除了給股市帶來利好,還會有其他更大的作用嗎?

  我的看法是,NO,給股市的利好遠遠小于現(xiàn)在或者未來防金融風險的作用。

  
  首先,這兩個工具可不是一般的工具,信號意義更大。

  很多人可能還不清楚它的內核,它的內核是建立了央行和非銀機構之間借貸的業(yè)務往來,是非常規(guī)貨幣工具。

  要知道,傳統(tǒng)上,央行只跟銀行做生意,只憑借銀行抵押的優(yōu)質資產和自己主動買的黃金、國債等風險低的資產去放水。而這兩個工具推出之后,相當于央行也可以跟非銀機構做生意,央行也會持有股票、其他容易壞賬的貸款(比如房貸)去放水。

  這對央行來說是有風險的。

  萬一接納了風險高的抵押物去放水,賬壞了,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就會出問題。

  所以,央行推出該工具必須要有更大的目標、更大的收益,而且往往是在非常非常緊急的時刻使用。

  比如,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時推出的兩個工具——一級交易商信貸便利(PDCF)和定期證券借貸工具 (TSLF),就跟我們央行這次推出的兩個工具非常類似。

  前者也是非銀機構可以向央行借錢,后者是非銀機構可以拿啤酒瓶跟央行換雪糕。

  美國當年用的時候是因為什么,是因為美國很多大投行被次級房貸的金融產品搞崩了,銀行根本不愿意給它們貸款,甚至怕的不給其他個人和機構貸款。

  股、債、匯齊蹦。

  為了解決金融崩潰,阻斷風險,美聯(lián)儲無奈給大投行開后們,成為它們的“最后貸款人”,結果間接地支撐了金融資產的價格。

  換句話說,當年美聯(lián)儲用這兩個工具看似是救股市和債市,其最終目的是保證整個金融系統(tǒng)不崩潰。

  而代價是,美聯(lián)儲資產負債表多了一些風險高的資產。

  反觀我們,從2018年開始高層就不斷提“防金融風險”,這兩年提的就更頻繁了。

  此時,在沒有非銀機構因為股票縮水而資金鏈出問題的情況下,央行用接受次一點資產的風險換刺激股市上漲,其成本遠大于收益。

  這很難不讓人懷疑,央行這次救股市的目的根本沒那么簡單。

  我在想會不是救涉及房地產的貸款沖擊了金融系統(tǒng)才讓央行這么做的。

  畢竟已經有中植系等大的非銀機構因為房地產開發(fā)商貸款還不上、債券違約而破產的。

  此刻開個后門,以備不時之需。

  
  其次,這兩個新工具設計的內核本身對提高股票估值的作用要遠遠小于給非銀機構打開救命通道、穩(wěn)金融系統(tǒng)的作用。

  各位有沒有想過,“支持回購、增持股票的‘專項再貸款”本質上還是抵押貸款,主動權在商業(yè)銀行手里;而“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本質是臨時換換手里的東西,并沒有多印出來錢。

  試想:
  你拿著什么樣的股票銀行才愿意給你貸款?銀行又會在什么情況下愿意接受你的股票作為抵押?

  你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會把手里的啤酒瓶換成雪糕(記住,換成雪糕你可不能吃,還是要還給央行的)?

  答案很明顯,分別是:
  我手里股票背后的上市公司一定要“硬”,股價這兩年要特別抗跌;我需要還別人雪糕的時候。

  然而,縱觀這三年,除了銀行股,其他大藍籌也跌了不少,也縮水了很多。在這種情況下,非銀機構拿著它們,抵押給銀行,銀行會冒險嗎?

  畢竟,2018年銀行可是吃過這方面的虧了。

  這一年多,國債市場火熱,非銀機構不知道用錢買了多少雪糕了(8月接近3萬億),又換它作甚?

  所以,筆者斷言這次給股票設計的貸款工具將會跟給樓市設計的貸款工具一樣(見下圖),央行給的“信用卡”,小弟平時不會用,危機時想用又很難用的到!

  
  因為結構性工具,其內核還是再貸款,銀行愿意不愿意貸是核心。

  這次央行一改往常,給了非銀機構變相地向央行借錢的救命機會,其意義恐怕遠遠大于其實際作用。

  所以筆者認為:
  1,這兩個工具要是放在以前,絕對是股市上漲的利器??裳巯陆洕鷫毫^大,上市公司缺乏利潤支撐,單純地靠央行提高股票流動性和估值如鏡花水月,股價上漲還要看財政更大的實際行動(現(xiàn)在剛有了個好的開始),看經濟!

  2,這次央行推出這兩個工具,救股市的同時,恐怕更大的意義在于為以后整個中國版的“QE”(所有的結構性貨幣工具)留下“狡兔三窟”中的一窟——穩(wěn)金融風險時有救命的通道!我敢斷言,未來央行不能給非銀機構直接貸款的法律規(guī)定會被取消。(米筐投資)
[01導讀]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下一頁
  中財網
各版頭條